;可以想象得到,这一定是十分重要的机密。若是非要打探,恐怕会破坏之前建立的信任,弄得得不偿失。
&esp;&esp;这便是旅长迟疑所在。
&esp;&esp;袁朗根本不接茬儿,直接转移话题:“旅长,不妨我先给您介绍介绍坦克。”
&esp;&esp;旅长是个多聪明的人啊,听出了袁朗不愿意多说的意思,便不追问。
&esp;&esp;打量起了面前的坦克,听袁朗给他介绍。
&esp;&esp;关于坦克的数据,旅长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,听了很新奇不懂。
&esp;&esp;便很没有架子的询问,任由袁朗解答。
&esp;&esp;在下属面前不懂装懂,不愿意请教内行人,其实那是没有自信的表现。
&esp;&esp;难道就因为旅长请教袁朗,李云龙就会轻看旅长吗?
&esp;&esp;当然不会,旅长是猫,他还是老鼠。
&esp;&esp;“我也见过一些坦克,日本人的坦克也见过,好像没有你这辆坦克大。”
&esp;&esp;旅长曾经还是黄埔一期的学生,见识非常广博,中央军的坦克,日军的坦克,都见识过。
&esp;&esp;但确实,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坦克。
&esp;&esp;18吨重,分量不轻,体型也着实大。
&esp;&esp;“旅长,其实并不是苏联的坦克分量重,这只是一辆中型坦克,无论体型重量都是中等的。
&esp;&esp;只不过,日本人的坦克,鬼子叫做战车,是他们分量太轻了一点而已。”袁朗轻蔑地解释道。
&esp;&esp;日本人的坦克,着实是个笑柄。
&esp;&esp;二战时期,日本在坦克装甲车辆的使用上也比较多,
&esp;&esp;但日本的坦克装甲车辆,并无法和当时的苏德美等国家的坦克相比。
&esp;&esp;日本地处溃乏,任何东西都讲究经济性,其坦克和日本人一样,小模小样的。
&esp;&esp;二战时日本装备了,数款自产的坦克装甲车辆,型号繁杂,性能不咋滴。
&esp;&esp;就拿装备了两千多辆,日军早广泛应用的,95式轻战车来举例。
&esp;&esp;95式轻型战车,是日本陆军为一线部队能及时的运输弹药、作战物资及通讯联络,而发明了一种小型履带式战车,即95式轻装甲车。
&esp;&esp;这个数字的由来是因为该坦克诞生的年份为1935年,按日本天皇纪年为2595年,故取最后两个数字。
&esp;&esp;95式超轻型坦克长只有3米多,战斗全重只有74吨,主要武器只是一挺37毫米速射炮,另有一挺77毫米的机枪。
&esp;&esp;全车装甲最厚处为12,装甲较薄的侧面装甲只有8。
&esp;&esp;由于该坦克是铆接而成的,只要一个炸药包,或当时的山炮命中一发就可以炸碎。
&esp;&esp;但在当时,由于亚洲战场的国家普遍比较落后,所以,这种坦克成为日军屠杀的重要凶器。
&esp;&esp;现在,有了这一辆a32苏联坦克,鬼子那样的小豆丁来了就是送菜。
&esp;&esp;37毫米的速射炮,基本打不穿a32坦克的正面装甲。
&esp;&esp;但a32坦克76毫米的坦克炮,一炮下去车毁人亡。
&esp;&esp;简直是王者来到青铜段位虐菜,小鬼子坦克要是碰到了,可就倒大霉了。
&esp;&esp;只是听干巴巴的数据,还不明白。可一旦举出具体的例子。
&esp;&esp;以前听过一遍的,李云龙等人都个个眉飞色舞。
&esp;&esp;恨不得早点儿能把坦克用起来,砍瓜切菜的对鬼子的豆丁坦克,让鬼子吃个大亏长点记性。
&esp;&esp;………